2022系统门窗选购指南——教你看懂型材截面结构
对于门窗小白来说,弄懂型材结构的难易程度不亚于高考。但学会看型材结构又是选到一款好门窗的必备技能,今天就帮大家梳理一下。
即门窗的气密性、水密性、抗风压性、隔音性、保温隔热性,那就让我们从型材结构去看门窗5性。
当然,型材结构只是影响门窗5性优劣的因素之一,今天暂时不讨论其他的。
从密封胶条和排水设计看气密性、水密性
气密性和水密性是门窗五性中的一对好兄弟,漏气必漏水,漏水也必漏气,都和密封胶条息息相关。
水密性好理解,那气密性是啥呢?国标里把气密性定义为: 空气通过门窗缝隙渗透到室内的能力。门窗气密性不好,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漏风、开空调或者暖气更耗电、一天没打扫桌面柜子上满是灰尘等等。
3道密封
门窗一般采用3道密封来保证气密性和水密性,分别是开启扇胶条和固定框型材压合、中间等压胶条与隔热条的搭接、外框止口胶条与型材压合。
胶条的设计是缝隙形成的关键,通过这些胶条的紧密压合,阻断室内外空气的交换。
室内的暖气跑不出去,对于空气质量差的地区也能阻断室外污浊空气进入室内。同时,防止雨水渗漏。
对于水密性来说,中间密封胶条尤为关键,业内将它称为等压胶条,也叫鸭嘴皮条。
因为在风的作用下室外会对室内产生一股压力,雨水就会被这股压力顺着缝隙挤进室内。
而中间的等压胶条能将框扇间空腔分为2个腔室,外侧为水密腔室,内侧为气密腔室。在外侧形成等压腔,等压腔内的压力与室外的压力相等,水自然就无法进入到气密腔室,并根据虹吸原理,雨水通过自身重力往外部流出。
3道密封是现在市面上大多系统窗的标配了,但你还是会发现一些德系品牌门窗结构中,没有室外侧窗框与开启扇位置的密封。
这是出于对排水的考虑,因为这里的胶条在风大雨大的天气时,室外和型材内的压力差可能会让雨水堵在排水孔没办法顺利排出,导致雨水积压在外侧腔体。
如果没有外框胶条,就能和下方的排水孔形成等压腔体,也就消除了压力差,让雨水通过排水孔流出室外。
不过这种大风大雨,风又恰巧正向吹住排水孔的情况不常见;且有外框胶条的门窗结构,也可以通过多开排水孔,扩大排水孔的方式让风与积水产生交互。
但如果是明排水口,注意要有排水孔盖,防止恶劣天气时雨水随风倒灌,防止内部水被风阻力阻挡外流。
玻璃与型材连接处密封
除了上面说到的3道密封,一般玻璃内外侧与型材连接的地方也会有2到密封。主要是为了保护玻璃,因为玻璃是脆性材料,不能和型材直接接触,有安全隐患,同时也保证此处的气密性和水密性。
这里一般分为压胶条和打胶两种,关于哪种方式更好这个问题,一直争论不休。
目前市面上压胶条的方式多,原因有3个:
打胶非常考验安装师傅的手艺,是不可控因素
安装高层,师傅还需要探出身体去打,比较危险
北方天气寒冷地区,无论打多贵的胶,不出3年肯定开裂。根据实验室数据温度在-9℃,硅酮胶热胀冷缩比有1:3的伸缩变化。
而胶条就能够规避以上问题,但也有其缺点,就是水密性不如打胶。
台风多雨天气地区,在看截面时,注意看好排水路径,可以让商家给你讲讲:排水孔怎么开?水是如何排出型材外?
这2处胶条必须要有一定的厚度,保证与窗框和玻璃间的有效弹性,形成胶条挤压型材和玻璃的状态。一般建议胶条壁厚1~1.3mm,遇恶劣天气时才能避免型材和玻璃间形成缝隙导致漏风和渗水。
整个门窗各处的密封条,在设计时也应该配有不同形状的胶条来达到最佳密封性能,如果都是一个形状,不可取。
从隔热条设计看保温隔热性
在断桥铝系统窗型材中,对门窗保温隔热性影响最大的当然非隔热条莫属。
可以通过隔热条的形状、宽度、厚度、排列设计、加工工艺来判断,这部分内容,我下面这个连接里详细讲过了,就不多赘述了。
这里再补充一点,保温隔热性能和密封也分不开,所以上述提高密封性的措施也可以提高保温隔热性。
从型材看抗风压性
选窗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,抗风压就关系到门窗的安全性。
抗风压性能一共分为9个等级,等级越高,抗风压能力就越强。
但并不是9级抗风压,能抗9级台风吗。门窗的抗风压性能9级,意味着其可以承受5000pa以上的风压,这差不多是12级台风的指标。
地处台风风口,又是高层,抗风压至少5级以上。
提到抗风压性能,首先想到的就是型材。
在铝材合格的情况下,型材壁厚和宽度是保障抗风压性能的根基。
型材壁厚,目前国家强制执行标准是1.4mm,建议执行标准是1.8mm。宽度建议至少70及以上,北京建筑节能标准里已经淘汰了75以下系列了。
在这个基础上,再来看结构。
1.是否有加强筋
增强型材强度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增加加强筋,正如下图,凸出来一根型材。它的原理很简单,你想想看,一根筷子是不是很轻松就能折断了,但是当两根筷子合在一起时,就需要费点劲才能折断。
加强中挺也是这个原理,不过加强中挺属于增配项,不在今天讨论范围。
2.是否合理增强支撑部位
类似下图,做了很宽的隔热条,就将上下隔热条设计成不等宽,增加一个腔体来增强这部分支撑力,达到保温隔热与安全性的平衡。
3.合理配置压线形状
当玻璃较大或较重时,必须考虑压线的设计,下面图中左边闭腔结构的压线强度明显要好于右边开敞结构的压线,防止玻璃受正风压时压迫压线产生较大变形、玻璃向室内侧产生较大位移,如果玻璃内移与外侧胶条产生缝隙也会影响门窗的水密性和气密性。
4.是否有玻璃垫块
玻璃垫块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塑料块,但却在窗户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能均匀分散玻璃的重量和防止型材与玻璃直接接触。
垫的位置也很有讲究,两端受力需要在型材上,不能将重量往隔热条上偏,会将隔热条压断。
这个垫块是在安装的时候垫上去的,很多商家在展示样角时,不垫玻璃垫块,这时候可以问问商家:这个位置玻璃和型材直接接触了,怎么处理?如果商家回答用玻璃垫块,那就继续问装这个垫块有什么要求?
从结构看隔音性
对隔音影响最大的是玻璃,我之前也出过专门的文章讲隔音,可以看下面连接。
在型材截面上就两点:
选用多腔体的结构,增加声音从窗框中传播的损耗,防止声音从空腔向内传播。
腔体内填充隔音棉,它能起到吸音作用。有些商家为忽悠业主,说隔音棉没有用,这是不对的,纯属找借口。
回复(0)